2012/3/3 10:02:00 浏览:871 来源:深圳家教网
中学生究竟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?这似乎已不成为一个问题,因为《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》早有明确的规定,每个中学语文教师差不多都能熟记于心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只要看一看每年高考作文阅卷,其评分常常出现很大差距,就可知道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是对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认识不一,因 而所持标准各异。如果经过一番讨论之后,大家对此有一个共同的认识,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无论是对中学作文教学,还是对高考阅卷,都大有好处。
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习各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阶段。由于所学课程门类较多,毕业之时,对各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,就其某个单科而言,尚达不到同等程度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,作文也不例外。我们不能要求中学生毕业之时,其作文能力马上达到专业人员或普通干部的水平。《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》规定高 中三年级的学生要“能熟练的运用记叙、说明、议论各种表达方式,写已学过的各种体裁的文章”,我认为, 这个标准是偏高了。实际上许多文科大学生刚毕业时也达不到这个要求,理科学生就更不必说了。现实情况是 :许多工作多年的干部或教师,要他们写一篇像样的工作总结,也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。作文是一种技能,它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提高,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相当的经验与阅历。一个刚毕业的中学生,暂时写 不出具有较高质量、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文章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正如木工学手艺一样,尽管师傅教过徒弟制作各种家具;但不能要求刚出师的木工,马上就会做各种家具,也正如一个学习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, 不能要求他毕业之时,马上就会设计各种建筑一样。因此,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,学了什么样的文章,马上就会写什么样的文章。否则,就把写文章看得太简单了。
再说,中学生之所以要学习写文章,决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文学家(少数人今后可能成为文学家,那是未来的事,不是现在中学阶段培养的目标),而是出于社会生活的需要,出于继续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。至于少数中学生对文学感兴趣,那是无可非议的,教师倒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,并采取适当辅导的方式,满足他们对文学爱好的要求,但决不能把大多数人都引向文学道路,更不可用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衡量中学生的写作。
如果这种认识能够得到认同,那么,中学生究竟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,就不难找到统一的标准了。以我个人的浅见,中学生首先应该学会写“求诚求真,切近实用”的文章。说“首先应该学会”,是因为学会了 写这样的文章,不仅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达到了,而且也为今后的学习或工作打下了基础,再去学写其他类型 的文章,就不是很困难的事。
什么是“求诚求真”呢?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,就是“我们作文,要写出诚实的、自己的话”。[(1) ]
作文,就是用文字来代替说话。所谓“诚实的、自己的话”,我以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:一、写作的内容 必须反映真实的生活或真实的思想;二、文章的语言必须经过仔细的推敲、斟酌,是出自内心,经过酝酿而成的,而不是抄袭或生搬硬套。
所谓“切近实用”,是指写作目的而言。正如前边说过的,学习写作是为了生活的需要,为了继续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。由于中学生的生活圈子较小,学识与经验阅历有限,指导他们写作,只能要求他们就近取材,反映自己的生活、自己的思想,反映周围的人和事,真实而具体地写出自己的见闻、见解或体会,而无需乎 过高地要求他们去写所谓国家大事,或者要求他们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,这是他们力所不及的。如果在中学阶段真正学会了写“求诚求真,切近实用”的文章,中学毕业之后,或继续学习,或参加生产,或参加工作,随着经验阅历的加深,知识的日趋丰富,再通过反复的写作实践,要他们写出锦上添花的“美文”来,也是可 以达到的。
“求诚求真,切近实用”这个标准,是就中学生作文的总体方向而言,至于具体衡量每一篇文章,自有另外的标准。我认为,这些标准至少应该有以下几条:
1.言之有物。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、见解,或反映作者的见闻,一句话,就是要把自己心 中的意思和感情传达给读者。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,就是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。有的完全写不出自己的真实思想或真实见闻,颠来倒去就是那简单的几句话,有的篇幅虽然长一点,但空话套话不少。究其原因,一是对 所写的事物不熟悉,不了解,却硬要去写;二是没有写作的欲望,勉强写出的话,不是出自内心。这两种情况的产生,主要责任都不在学生,而是由于某些命题作文脱离实际所致。要改变这种状况,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多 观察,多了解,熟悉周围的人和事;还要以恰当的命题,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,让他们写出自己的心里话,甚至让他们觉得非说不可,非写不可,不说出来,不写出来,就不痛快。这样写出的文章,当然就有内容,就“ 言之有物”了。
2.抒发真情实感。作文除了传播信息、说明事理、描述形象之外,还要以情动人。初学写作的中学生, 往往不知道如何来抒发感情。他们常常借用一些带情感的名词,如愁苦、悲伤,欢乐、愉悦之类,贴上抒情的标签;另一种则是“啊啊呀呀”、“哼哼唧唧”,故作姿态,无病呻吟。这都不是抒发感情的正确方式。正确 的抒情,应该借助于文中的叙述或议论。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见解,他说:“情感不可无所附丽,常要借 着述说或推断以达情,这就含有叙述或议论的分子了。”[(2)]的确,只有把情感融于叙述与议论之中,才能达到真正抒情的目的。例如,鲁迅先生所写的《记念刘和珍君》一文,不正是借助叙述和议论来抒发自己 对刘和珍的深深崇敬和对反动派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吗?如果没有真实的记叙与恰如其分的议论,情感就成了虚无缥缈的幻影,即使勉强抒发,也只能是矫揉造作或无病呻吟。真实的情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 ,只有带着情感反映的生活和写出的感受,才能感动人。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有许多相通之处,只要作者把自己对某件事、某个人、某个道理在心理上的感受与变动如实地写出来,读者看了这类文章,便不自主地在 心理上产生共鸣,也有与作者同样的感受与变动。这就是被作者的真情实感所打动,即是文章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。
3.结构完整,句段连贯。一个人说话,应该有头有尾,不能丢三落四,条理不清。写文章,要求就更严 了。句与句之间,段与段之间,都必须衔接自然,语势贯通,首尾相顾,融为一体。一篇文章,结构是否完整,句段是否连贯,是检验作者思路清晰与否的重要标志。中学生常常在这方面缺乏修养,教师应指导他们学会 在动笔之前打腹稿或拟提纲,在组织安排、布局谋篇上多下些功夫。这个功夫非同寻常,就好比建筑工作中的蓝图,舍此,不能造出气魄宏伟、美观实用的房屋。
4.语言通顺、得体。这不是一个低标准。只要看看现今某些作家或记者的文章仍有不少病句,就知道这 个标准对中学生来说,并非很容易就能达到。孔子曰:“辞达而已矣。”我们所说的语言通顺、得体,即孔子 所说的“辞达”。这是古今文章家一向重视的衡文标准。中学生要达到这个标准,必须切实加强语感的训练,多读多思,口诵心惟。久而久之,必能体味语言的韵味与奥妙,写作时,语言的通顺得体就自不待言。
语言的得体,还指说话人(作者)必须分清对象,注意场合,符合身份等等。有些话从语法或逻辑上看, 并无错误,但就是不能那么说。例如,某中学生向他的父亲写信说:“本人的钱用光了,速寄钱给我,勿误! ”儿子怎么能这样向父亲说话呢?真是不成体统!由此可见,语言不得体,也不是一件小事,很容易引起听话人的反感。